感覺與情緒

Q:請問内容講到“感覺”和“情緒”,這和我們—般所說的感覺和情緒,有何差異?謝謝您。

A :“感覺”與“情緒”有兩個層次:神格我與人格我。
在神格我的層次,也就是真我的層次,在創造的過程中,人之所以為人---在赫茲面被創造出來,成為具有肉身的人---的一個特點,就是人透過赫茲面的腦機制與生理機制,對於自己的創造,經由視聽觸嗅味等感官而產生“感覺”,而有了“情緒”,並從而製造了“經驗”,完成了“心智”Mind。換句話說,經驗構成並形塑心智,在赫茲面,必定含容了感覺與情緒。這是處身赫茲面的人類的心智特質,也是人類化未知為已知的特性。也就是,人類心智必定具有感覺與情緒。
甚那麼感覺feeling與情緒emotion的差別何在? 我以為,在某些文脈中可以理解為同義字,尤其在神格我/真我的層次中,因為這個層次的「我」沒有過去,只在當下。 比如,園丁在辛勤耐心地栽種之後,因看到滿園果實而感(覺)到心滿意足。 但是只有他在嘗到親手栽種的果實之後,那感官的覺受讓他喜悅,讓他讚美,至讓他「情」不自禁地欣喜若狂,這是他情緒的高峰。 在這個經驗中,他成就了作為園丁的智慧,完成了作為園丁的心智Mind。
但是在人格我中,由於二元對立的擺盪,失去了與神的連株,所以可以進一步地定義:感覺,是感官的接收與由此而生的心理反饋;情緒,則是此心理反饋的更深層聯結,尤其是記憶聯結associative memory。 比如,看到秋天繽紛的落葉,不去讚歎大自然造物的美妙,卻因聯想起過往曾經的花前月下從此不再,而心生悲情,甚至由悲生恨,則此種情緒就屬於過去。而人類之所以墮入輪廻,正是因為陷入了人格我的情緒泥沼,而那永遠屬於過去。
總而言之,個人以為,藍師的旨意是:感覺與情緒原本是真我/本我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,但感覺與情緒不是為了重複過去,而是為了覺受創造,並在給與經驗之後,化成心智的智慧。 但是人格我/變異自我確為了身體性快感,而不斷反復那已覺受過了的感覺與情緒,往往到上癮的地步而不自知,所以深陷情緒泥沼而墮入萬劫不復的輪廻。
這就是為什麼在「白寶書」,「12天之光」等教學中,會講述感覺與情緒的重要性,而在另一些教學,如El Camino中,又斥責感覺與情緒的包袱。 表面上顯得矛盾,實則是感覺與情緒在真我True-Self與人格我Personality中的差別作用。 可謂差之毫釐,失之千里,不可不深度覺察。